3D打印第一定律:速度定律
3D打印要進入規模化的工業應用,單位產品的生產成本需要進一步降低,而3D打印工藝的生產成本主要可以歸于原材料和成形速度兩方面。材料工藝的改進從時間和資金的消耗上都是巨大的,因而當前的創新主要來自于成形速度的提升,而這一方向的創新也促成了明星企業。
?
我們將當前3D打印成形的全過程分為3個因素:
?
1)材料供給(包括鋪粉、樹脂回流等);
?
2)材料融合(包括粘結、光固化、燒結、熔化);
?
3)后期處理(包括燒結、熱處理等)。
?
3D打印的成形特性是點連成線、線聚成面、面疊成體,越接近底層所能控制的精度和參數越多,而成形速度也會越慢。
?
舉個簡單的例子:對于零件顏色的控制,假設我們希望控制每個點的顏色,就需要在打印的過程中為每個點噴涂不同的色素,那么所需要消耗的時間就相當可觀;而如果我們只是整體達到一種顏色,那迅速的在染缸里面浸染一下就可以了。
?
3D打印第一定律:速度定律
?
在決定速度的環節,將打印方式從低維升到高維(點到線,線到面,面到體),就可以大幅度的提升打印速度。
?
對于這個定律,魔猴網以業界三家知名公司的產品來做解讀。
?
案例1:Carbon(CLIP技術)
?
成形主要影響因素:材料供給——光敏樹脂的回流。
?
SLA、DLP成形工藝的光固化速度已經可以達到幾秒鐘一層,而當前限制該工藝速度的主要因素在于材料供給。材料供給的過程又分為兩步:
?
1)成形件與透光板分離;
?
2)光敏樹脂回流填充真空區。
?
Carbon主要的工作在于第一步,成形件與透光板的分離。在Carbon產品發布之前,SLA/DLP的分離過程主要是借助透光板上鍍的PDMS等材料的薄膜。該薄膜輔助打印好的材料從底板上剝離,一般會采用傾斜底板的方法。這種分離方式實際是線分離,因為在每一個時刻都有一條線正在與底板分離。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降低張力,避免成形件被損傷。
圖1 Formlabs打印中成形件與透光板分離方式
?
而Carbon創新的核心之處就在于其實現了從線分離到面分離,一層永久的液態層(圖2中Deadzone)降低了分離時所承受的張力,而將速度大幅度提高(雖然未到其號稱的100倍速度)。
圖2 Carbon CLIP技術光固化過程
?
Carbon的成功之處在于實現了分離過程的線到面的升級。然而,Carbon并沒有因此而橫掃天下,壟斷光固化成形領域。這并不是因為成本,也不是Carbon對競爭對手的仁慈,實在是力不從心。原因歸咎于我們講到光固化影響成形速度的第二點,光敏樹脂回流填充真空區。而這一點,到目前為止,行業內都沒有很好地解決方案。在做極度的簡化模型下,我們來看光敏樹脂回流速度。當成形平臺移動,在液槽內形成一個真空時,周邊的樹脂會填充這個真空,所有的樹脂需要從邊界流入到真空區域(圖3)。假設成形速度和邊界成正比。在這個簡單假設的前提下,我們看到,填充的時間是和邊界的尺寸成正比(實際大面積的邊界填充時間大于線性增長),因而越大的成形平臺,液體回流時間就越長。
?
圖3 光固化樹脂回流時間簡化公式
?
所以,如果Carbon用更大的成形平臺,那么限制成形速度的因素就從步驟1轉到了步驟2,從而導致CLIP技術的優勢喪失殆盡。因此,即便Carbon非常渴望能夠實現大尺寸的成形,但是也只是在Z軸方向不斷地加長,離真正的工業應用需求還有一大步。可以料到,Carbon工程師正在攻堅的任務也就集中在此了(而這顯然也具有巨大的研究和商業價值)。
?
案例2:HP(MJF技術)
?
成形主要影響因素:材料融合——尼龍粉末的燒結。
?
在粉床熔融/燒結工藝中,當前限制成形速度的最大因素就是高能束流的掃描過程。當前主流設備的方案都是采用矢量的線掃描工藝,因而成形時間大約和成形零件的面積成正比。
圖4 SLS技術中激光矢量掃描工藝
?
而惠普3D打印使用噴頭對所選擇區域的尼龍材料進行了預處理,從而在燒結過程中可以實現面燒結,實現了線到面的燒結速度提升。
?
?
圖5 HP多射流熔融過程
?
當然,這種方法并不完美,材料的吸收與顏色以及噴射的材料息息相關。當前HP展示的進行強度測試的主要是黑色的樣品,而能夠給用戶發貨的設備打印的也都是單色材料。要達到HP許諾實現的全彩打印,實際困難才剛剛開始。但是在高速單色(黑色)打印上,HP毫無疑問走在了正確的道路。
?
案例3:DM(DesktopMetal)
?
成形主要影響因素:后期處理——燒結過程
?
DM在宣傳片中,強調了其成形速度超過當前金屬3D打印設備成形速度100倍,顯然他們挑選的是成形采用線掃描因而速度較慢,但是強度、精度很高的SLM/EBM技術。按照他老人家這比較方式,硬要說檸檬比西瓜好,我們也就呵呵一下。
?
DM的成形速度提升真實的是在其燒結工藝,盡管他們自己宣傳的是打印過程。與峰華卓立、Exone、Voxeljet這些粘結成形3D打印公司設備比較起來,DM的成形過程并未見到突破性創新之處,雖然DM講到將會使用全尺寸(與成形平臺同寬)的打印機噴頭,一次通過,打印成形區域。然而真要說這樣就提高了打印的速度,我們就只能再次友盡了。口袋有錢這事好像誰不會做一樣。
圖6 DM全尺寸打印噴頭打印過程
?
至于鋪粉過程如何完成,宣傳片里面影影綽綽、”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方式只能讓靖哥理解是這事內部還沒有達成一致。按照媒體宣傳的通過噴頭來送粉的方式直接違背了第一定律,并不可取。當前生產工藝中的鋪粉方式可以理解為是線鋪粉工藝,而要將其降維到點鋪粉,在速度、可靠性上都是很大程度的降低,大約的確只是做宣傳罷了。
圖7 DesktopMetal鋪粉過程
?
真實能夠實現提速的,也許就在于其后處理中的燒結工藝,而該公司團隊中的技術人員,大多數也是在材料領域,這也很合理。采用微波輔助電阻式加熱,能夠迅速的實現溫度的提升至上千攝氏度(約1400 ℃)。電阻式加熱,熱量傳遞從外向內;而微波式加熱,熱量傳遞從內向外。二者結合,可以實現更加均勻的溫控和快速的燒結。
當然,這方面的挑戰并不容小覷。微波加熱吸收功率并非線性變化,在超過一定溫度時,材料會極速加大吸收率。因而當上百只零件放在一起加熱時,如果不能保證溫度的均勻性,那么可能先升溫的零件會被熔化掉,而周邊的零件還處于低溫狀態,帶來的是災難性的后果。(靖哥曾用改造過的廚用微波爐,燒結陶瓷材料,一不小心就把陶瓷燒熔化了,熔點1100 ℃)。而歐洲做這方面研究的院所,所使用的功率、溫控閉合回路的設備,據悉價格也是在50萬美金級別。因而,在整體成本的考慮下,DM要做到消費者級別的桌面金屬打印機,也許只是一個DreaM吧。但是,選擇從線到體的整體燒結思路,總的方向是對的。
?
總結
?
3D打印的前景是良好的,因為人類個體是不同的,喜好、需求也不同。工業化、規模化的應用3D打印,還需要將成本進一步的降低,速度進一步的提升。遵循3D打印的定律,距離找到提升打印速度就更近了一步。
?
3D打印第一定律:在決定速度的環節,將打印方式從低維升到高維(點到線、線到面、面到體),就可以大幅度的提升打印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