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olovo科學技術學院(Skoltech)的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3D打印個性化陶瓷骨植入物的新穎方法。在他們的研究中,該團隊采用了基于仿真的方法來創建靈活,無缺陷的3D模型,這將為其添加植入物提供基礎。研究人員對這些設計進行了優化,可以根據特定患者的需要對其進行定制,并使它們更容易與有機組織融合。
航空航天供應商Premium AEROTEC與3D打印機制造商GE Additive共同宣布,在航空業鈦零件的批量生產中,這已經達到了新的生產率里程碑。就在去年,這些合作伙伴在航空制造商空中客車公司的幫助下,成功地驗證了在GE Additive Concept Laser M2系統上制造的多激光鈦,并一直在努力提高機器的生產率。
來自英國的技術初創公司Scaled的工程師團隊開發了該國的第一臺3D打印電動汽車。越野車般的單人座椅被稱為變色龍,具有3D打印框架,并由Swindon的Rushy Platt工業園區的聯合創始人David Speight和Bob Bradley經過幾個月的開發。在商業投放之前該團隊在進行廣泛測試以確保其安全性和功能性,并將該車用于駕駛演示。
目前市場上應用最多的有兩種,一種是基于SLS 3D打印的白色尼龍,另外一種是基于惠普MJF的黑色尼龍(或者稱為惠普尼龍),那么這兩種主流尼龍,主流的3D打印功能塑料,有什么區別和聯系?
由碳的單原子組成的石墨烯由于其高強度,輕質,柔韌性和空前的導電性而被認為是具有廣泛應用的優質材料。但是,大規模生產大型石墨烯零件仍然是一個挑戰。先前的研究表明,存在用于3D打印石墨烯的各種方法,但是這些技術的尺寸仍然受到限制。此外,這些用于生產大面積石墨烯層的方法和非添加方法都阻礙了該材料的某些期望特性,即導電性。
連續纖維復合材料具有密度低,強度高等優點,因而成為國內外航天器結構的主要材料。其傳統的制備工藝復雜并且成本較高,同時缺乏設計靈活性,限制了最終產品的結構和性能。來自美國特拉華大學的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動態毛細管驅動的3D打印技術,稱為局部面內輔助加熱3D打印(LITA),復合材料中纖維體積分數為58%,機械強度和模量分別達到了810MPa和108GPa.
據悉,許多安全關鍵的工程系統需要具有高沖擊吸收的透明材料。現有的透明韌性復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抗沖擊性,但由于沖擊吸收能力差,經常會發生災難性的失效。來自蒙特利爾工學院的一個團隊2020年10月28日在《 Cell Reports Physical Science》上提出了一種使用3D打印技術制造透明的沖擊吸收復合材料,該復合材料再現了蜘蛛絲中涉及犧牲鍵和隱藏長度的增韌機制,可吸收多達95.6%的沖擊能量,而且不會斷裂。這一創新,為創造牢不可破的塑料外殼鋪平了道路。
INTAMSYS已安裝了1,500多臺具有高溫功能的3D打印機,在高性能材料(例如PEEK,PEKK,PAEK和PEI)的AM市場上處于領先地位。但是,與此相鄰的是,對具有出色性能的3D打印工程塑料的關注有限,這些塑料還需要較高的溫度,但對打印過程的要求并不高。INTAMSYS擁有完整的工業耐高溫長絲打印機生產線,除了高性能塑料外,它還專注于這一細分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