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外科(一般是指神經外科)是醫學中最年輕、最復雜而又發展最快的一門學科。3D打印技術在神經外科多個亞學科領域都有著應用切入點,已在臨床治療中開展的應用包括腦腫瘤手術治療時使用的預規劃模型,以及用于顱骨修復的植入物。除此之外,還包括一些處于研究階段的新興應用,例如通過3D打印生物支架進行腦神經的再生、修復等。
毫無疑問,3D打印(在工業上也稱為增材制造; AM)已經正在引發制造轉型,從快速交付備件到定制化生產,增材制造技術可以幫助簡化設備維護,加速研發過程以及通過功能為導向的設計來提升產品性能。
同時,材料工程師正在積極擴展可3D打印材料的界限,不僅包括塑料和金屬,還包括納米材料,生物基材料等,3D打印正在逐漸成為主流制造技術。本期,3D科學谷與谷友來共同領略3D打印納入主流制造技術的挑戰與現狀。《3D打印成為主流制造技術的最新狀態》將分為上下兩篇來進行行業發展透視,上篇將聚焦在3D打印納入主流制造技術的基礎建設部分。
許多創意產品由于結構的復雜,只能停留在畫面上,有了3D打印服務,就可以把畫面變成實際的產品,把創造性思維和3D打印結合在一起,我們可以突破很多限制,做到許多以前做不到的。下面就來給大家介紹。
近些年來,3D打印技術有了非常迅猛的發展,且在社會生活的很多領域到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而在建筑領域,3D打印技術操作更加方便、簡單和快捷,可以應用簡單、真實的材料對實體進行快速的建造和成型,對于成品,能夠直觀的反映出建筑物的結構、尺寸等相關特點,3D打印建筑模型在未來的發展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
新興行業和增材制造或3D打印的革命性過程一樣讓我們感到興奮。3D打印正在改變我們設計、構建、生活和飲食的方式,現在甚至可以3D打印器官。那么,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可以3D打印一顆鉆石嗎?
微重力的3D打印正在引起科學家和航空航天工程師日益增長的興趣,尤其是在國際空間站的這種活動中。德國和法國的研究人員在最近發表的“以μ-重力實現金屬部件的3D打印”中探討了微重力印刷的主題。研究團隊關注制定太空工作和生活的策略,深入研究可能面臨的挑戰。金屬添加劑制造 ,重力很小。
3D打印技術自20世紀80年代興起以來,各種打印技術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現已廣泛應用到各個領域,包括工業、航天航空、軍事、醫療等。工業行業眾多,為了滿足不同行業的需求,3D打印應用越來越多,尤其在汽車行業,發展到現在已經有許多不同的3D打印技術。
電鍍的出現,理想地滿足了人們對金屬表面裝飾保護的需求,通常的方法是將零件浸人待鍍金屬的電解溶液中并接負電極,加一定的直流電壓,使零件表面形成一層所需金屬的鍍層,這種工藝方法稱為電鍍。工業上常用的電鍍有鍍鋅,鍍鉻、鍍銅、鍍銀、鍍金等。可根據需要來確定電鍍鍍層的厚度,一般是10 μm~100 um不等
金屬3D打印技術在過去幾年中一直是增材制造(AM)領域中討論最多的技術。它提供了令人興奮的,復雜的終端使用能力,塑料3D打印承諾在其崛起的媒體知名度10年前。然而,與塑料不同的是,金屬很早就兌現了承諾。值得注意的是,在金屬的流行期間,熱塑性AM一直在經歷一場安靜的革命。它已經有條不紊地發展起來,為最終使用的零件提供了創造性的新應用,并為小批量制造提供了持續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