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區塊鏈技術與思維在 3D 打印產業中的一種融合與創新,是對 3D 打印產業鏈條中的相關知識產權進行保護,以及對其打印產品質量進行保障,將通過智能合約與 NFC 芯片技術構建一個將3D 打印上下游資源相融合的互信平臺,在此基礎之上最終形成一個有序高效的 3D 打印生態圈,將促進我國乃至全球智能制造業的健康發展,并將創造出極大的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
新材料是信息、制造、新能源、節能環保等各產業轉型發展的物質基礎,受到了了各國政府的普遍關注。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經由超過20個發達國家或新興國家出臺了同新材料產業相關的新興產業發展戰略,同新材料產業相關的各類科研和產業計劃已經超過100項。
當3D打印技術走出實驗室,它的發展動力在于應用。”現年80歲、有“中國3D打印第一人”之稱的清華大學教授顏永年,在第五屆3D打印技術產業大會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最近,3D打印公司Aerosint的工程師發表了一篇文章,概述了該公司對多材料3D打印未來的看法。正如3D虎在1月份所報道的那樣,比利時SLS專家嘗試開發打印多種材料的3D打印機,而且這項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可能會對制造業轉型產生積極效應
今日魔猴君看到一位甘肅3D打印創業者發布的一條朋友圈,字里行間對3D打印表達了自己極大的熱愛,但是更多的是無奈,本土的不支持,再多的熱情最后也許都化為一句“還是需要力量啊”,這跟近期的芯片事件何其的殊途同歸。
最近的一項研究探索了使用3D打印技術作為心臟病治療的一部分的有效性。該研究的主要作者是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市明尼蘇達大學的Sergey Gurevich醫學博士和心血管研究員。為了預測和預防瓣周漏(PVL),他的團隊利用基于CT掃描的3D掃描心臟模型進行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
最近,阿肯色大學的一位教授獲得了一大筆資金,以用于其對土壤作為3D打印材料使用的研究。阿肯色大學土木工程助理教授Michelle Bernhardt-Barry獲得了來自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50萬美元的Faculty Early Career Development獎。她正在研究土壤結構以及如何使其更有效地承受重負荷,以期在未來的建筑項目中3D打印優化的土壤材料。
盛世中國,禮敬四方,縱觀大國外交,必定有其特有的別致符號。一份國禮,展現出的不僅是中華民族國之精髓,更是一種“中國符號”。
4月23日,在一年一度的漢諾威工博會舉辦之際,西門子CEO凱颯(Joe Kaeser)親手將一雙印有德國制造標志的阿迪達斯白色定制款Ultra boost跑鞋送給默克爾。默克爾總理似乎特別喜歡這雙鞋。
CB Insights發布一份報告,對未來的工廠進行了全方位的展望。報告中詳細描述了新技術在制造業8個環節中的運用場景,并給出了一些正在致力于此的公司的發展情況。文章由36氪編譯,希望在這個產業變遷的時代,能夠給你帶來啟發。熄燈工廠(Lights-out manufacturing)是指那些自主運作,不需要人的存在的工廠。在這種工廠中,機器的運行通常不需要照明。雖然這聽起來有點未來主義色彩,但這種類型的工廠已經存在15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