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骨骼或將解密如何延長3D打印輕質結構疲勞壽命
行業資訊
1939天前
根據魔猴網的市場觀察,來自普渡大學等科研機構的研究團隊受到天然松質骨骼微觀結構的啟發,找到了延長這類結構疲勞壽命卻極少增加重量的方法。研究團隊分析了人類骨骼中水平支撐結構如何“抵抗”磨損的原理,并將這一原理轉化為設計3D打印輕量化結構的方法。這類3D打印輕量化結構在應用于建筑物、飛機或其他領域時將具有足夠的壽命。
全球首例!“3D打印+仿生”鉭金屬多孔股骨頭支架植入人體
行業資訊
2178天前
近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骨科專家為39歲的股骨頭壞死患者譚先生精準植入了一根定制的鉭金屬“房梁”,支撐起壞死的股骨頭,保住了患者的髖關節。此次由國內團隊自主創新研發的3D打印個性化定制仿生骨小梁多孔鉭金屬支架植入手術,在世界范圍內尚屬首例,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壟斷。
3D打印技術應用于關節置換術的現狀及問題對策探討
行業資訊
2199天前
3D打印技術具有精確、個性化的特點,其利用計算機輔助設計,在醫療領域尤其是人工關節假體的制造方面的應用不斷拓展。因此,如何能夠使3D打印技術更好地應用于關節置換術,在提高治療效果的同時,減少不良反應發生,造福人類,成為臨床面臨的新挑戰。本文對此進行探討。
EOS 研究報告: 骨小梁結構的性能分析
行業資訊
2208天前
骨小梁是一種用于促進骨生長的網狀多孔結構,圖1所示其常見特征。增材制造技術在實現這種骨小梁結構的生產上有著天然的優勢。自2007年以來,增材制造技術就被用于制造具有這些互連互通的多孔植入物。然而,目前用于評估多孔結構的監管指南和標準都是基于燒結和等離子噴涂工藝的。缺乏針對增材制造工藝的標準,傳統的驗證方法可能驗證不了機器工藝參數對多孔結構的影響。本研究的目的是評估工藝參數變化時對測試零件尺寸精度的影響(圖2),以及在批量生產情況下測試件力學性能的可重復性。
男子身體被“腰斬”3D打印技術來連接 使無數患者燃起新希望
行業資訊
2241天前
今年20歲的小林剛剛當上爸爸,但是一個月前他因為腰部的疼痛難忍,住進了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醫生一檢查,發現他的盆骨部分長了一個好似籃球甘大的腫瘤。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骨腫瘤科主任告訴記者,小
外科醫生植入世界上第一個3D打印的Aries L椎體間融合器
行業資訊
2270天前
2019年1月8日,Samuel Joseph,Jr博士在Joseph Spine的Andrew Moulton博士的協助下植入世界上第一個可使用OsseusFusion Systems完成的革命性3D 打印 Aries L椎體間融合器。去年8月,該設備被FDA批準。
保加利亞患者接受國內首次3D打印肋骨植入術
行業資訊
2288天前
目前科研員對骨骼3D打印進行了大量研究和開發,雖然該領域的技術正在快速發展,但大多數技術和材料還遠未應用到具體的手術中。這就是為什么當我們報道當前3D打印骨骼的應用時,尤其令人興奮的是,就像最近植入35歲的Ivaylo Josifov的3D打印肋骨一樣。
天然骨骼3D打印機,科幻技術能成為現實嗎?
行業資訊
2305天前
隨著3D打印假體變得越來越普遍,生物3D打印機正成為可再生醫學的進一步研究方向。但是現實中有可能從3D打印機中獲得這種真正的可再生骨骼嗎?那些在科幻電影中看到的類型實驗,能成為現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