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著3D打印技術的實現,中國的航空材料工業領域,也已經第一次走到了世界的前沿。尖端戰斗機的研發工作也得以實現井噴式發展。殲15的設計總師就曾經透露,殲15的制造已經應用到了鈦合金打印和M100鋼的打印技術。
Additive Drives的主要目標是3D打印銅線圈,這是電動機的關鍵部分,明年將投放市場。該公司指出,由于制造和設置該過程所需的復雜繞線工具,制造電動機的原型可能需要七個月的時間。然而,3D打印可以在短短幾天內生產出銅原型,從而加快了測試周期并縮短了市場成熟時間。
面向量產,GE粘結劑噴射金屬3D打印發起了合作伙伴計劃,通過共同開發并共享知識,以充分實現增材制造所帶來的變革性收益。
本期,與網友根據Desktop Metal在重工業所獲得的幾個典型應用,來與大家共同領略“小荷才露尖尖角、已有蜻蜓立上頭”的間接金屬3D打印技術應用場景。
近日,GE航空宣布GE9X發動機已經獲得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的認證。這是GE9X發動機為777X系列飛機提供動力的關鍵里程碑。
航空航天公司Boom Supersonic首次推出了XB-1飛機,其特色是由3D打印機制造商VELO3D制造的大量增材制造零件。Boom的超音速噴氣機在該公司位于科羅拉多州Centennial的機庫中推出,其中包括21種主要與發動機相關的3D打印組件。 VELO3D首席執行官兼創始人Benny Buller表示,在兩家公司的合作下生產的零件標志著超音速旅行的可行性和3D打印零件的航空航天能力的“轉折點”。
固態金屬3D打印專家Fabrisonic利用其專利的超聲增材制造(UAM)工藝成功地將不同的非晶態合金融合到多金屬覆層中。作為NASA SBIR研究的一部分,該公司部署了超聲波能量而不是傳統的基于激光的3D打印方法來組合不同的耐腐蝕合金。利用其專有的制造技術,Fabrisonic能夠將金屬連接到晶體襯底上,而不會破壞其任何有益特性。
Optomec是增材制造維修解決方案的領先提供商,已從美國空軍贏得了一份價值100萬美元的合同,以生產用于翻新渦輪發動機組件的系統。該平臺旨在用作在Tinker空軍基地(美國奧克拉荷馬市)安裝的大批量添加劑維修平臺,預計每年可處理成千上萬個零件。
德國研究機構的弗勞恩霍夫家族不斷發明新穎的制造方法和輔助技術。這次是弗勞恩霍夫陶瓷技術與系統研究所(IKTS)的最新產品,是一種多材料噴墨系統,能夠在單一結構中3D打印多種金屬或陶瓷。為了證明這一過程,Fraunhofer IKTS研究人員3D打印了帶有內置點火裝置的陶瓷衛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