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離汽車制造還有多遠?工藝變革與設計變革結合才能創造價值
魔猴君 行業資訊 2139天前
在媒體的推波助瀾下,3D 打印以高科技產業的形象出現在公眾面前,在 2013 年后的媒介影響力達到了頂峰。而實際上,3D 打印在本質上仍是制造技術的一種。近幾年發展速度很快,但產業規模仍然不到整個制造業的一個零頭。汽車制造,在制造業中可謂是規模最大、綜合要求最高。若 3D 打印有朝一日在汽車領域廣泛應用,那我們就可以說 3D 打印真的站穩腳跟了。那么,3D 打印離汽車制造還有多遠呢?
盤點 3D 打印的汽車應用
一、快速原型
3D 打印最早的時候,叫做快速原型(Rapid Prototyping)技術。原因在于:那時候它唯一的用途就是做快速原型,也就是設計驗證、裝配證明、功能驗證等。近年來,3D 打印進入汽車行業,最自然而然的方式就是快速原型。對汽車企業來說,用 3D 打印做快速原型,不一定更便宜,但一定會節約時間。對于車型研發來說,時間就是金錢。
總體來說,3D 打印以快速原型的角色進入汽車行業,是相對較為深入的。但是,這些應用總體來說是替代性的,而非是革新性的。3D 打印的野心不止于此。
二、個性化訂制
3D 打印可以個性化訂制,為每個消費者提供獨一無二的汽車。然而,這同時會增加額外的成本,消費者是否愿意為這部分成本買單呢?
寶馬 Mini Cooper 的一個成功案例給出了答案: 寶馬 Mini Cooper 的 3D 打印訂制
首先通過寶馬 Mini Cooper 的訂購系統,可以設計自己喜歡的文字、圖案。
不得不說,把自己喜歡的名字、圖片刻在自己的愛車上,這種“官方改裝”服務還是挺令人動心的。價格也不貴,才 149 歐元(總共 4 個部件,3D 打印是其中兩個)。 相對于快速原型,寶馬 Mini Cooper 使用 3D 打印創造了新的價值,更有啟發性。
三、老爺車 / 事故車改裝與修復 這個邏輯很通順,停產的老爺車如果壞了,修理起來是一件麻煩的事情,這時候就需要 3D 打印。事故的拍賣車,部分部件也很難找,可能就需要 3D 打印派上用場。不同的是,事故拍賣車的修復,對成本更敏感——若修復成本比汽車殘值還高,我何必修復呢? 這部分應用的資料我目前掌握得較少,以后找到了再補上。
四、直接打印汽車? 美國的 Local Motors 公司宣稱,直接 3D 打印汽車。這是一個宏大的口號,然而尚未對汽車業產生實質的影響:說到底,也只是打印一個外殼而已。據說使用了碳纖維 3D 打印,實際上是纖維增強型塑料打印,具體性能、是否能過汽車法規,是個問號。
突破汽車關鍵應用的關鍵點
如果要突破汽車的兩個關鍵應用,逃不過兩個關鍵詞:量產與輕量化。 第一點很好理解,如果汽車的上千個部件中,沒有任何一個是 3D 打印的,那怎么好意思說 3D 打印突破了汽車行業呢?反過來,如果有任何一個不太小的部件使用了 3D 打印來制造,這一個部件的產值可能就超過了目前 3D 打印整個行業。 然而,想找到這個量產應用的點,何其困難? 3D 打印成本高,而汽車行業對成本極其敏感。 為何 3D 打印率先在飛機制造上率先使用?就在一汽車制造對成本不太敏感。 3D 建造速度慢,而汽車行業對產能要求高。 中國每年要制造 3000 萬輛汽車,而空客每年才制造不到 1000 架飛機。 除非,3D 打印能創造獨特的價值。
有人逐個考查過上的汽車每個部件,得到的結論是:目前車上的所有部件,3D 打印都比不過傳統制造工藝。這個結論是對的,但有一個誤區。那就是,設計與工藝是密不可分的,車上所有的部件都是依據傳統制造工藝設計的,3D 打印能比得過那就奇了怪了!如果想找到 3D 打印有優勢的部件,必需要把設計與工藝結合起來! 為了方便理解,在此舉個例子:
波動頓動力機器人后空翻
大家還記得這個靈活的機器人嗎? 這是由 Boston Dynamics 開發的。可以理解的是,要實現這樣的壯舉,不僅需要牛逼的控制算法,機器人本身的輕量化也非常重要。那些輕功不錯的武俠人士,一般都不是胖子,不是嗎? 波士頓副總裁亞倫桑德斯指出,輕量化的秘密,就在于 3D 打印。3D 打印出的鋼、鋁,并不會比沖壓、鑄造出來的比重更低,要想實現輕量化,必需在設計上下功夫。
讓我們看看 3D 打印讓機器人的腿,得到了什么樣的進化: 拓撲優化與晶格結構: 右腿的“骨骼”有一個明顯的中空部分,這就是通過拓撲優化來實現輕量化;“骨骼”部分采用晶格結構,可以進一步實現輕量化。這些工作,用鑄造或機加工,都很難實現。內部流道:左腿的液壓管是暴露在外部的,而右腿中,則直接集成到了“骨骼”內部,不僅更加可靠,還節約了固定液壓管的重量與體積。
從波士頓機器腿部的進化,我們可以看出:工藝變革必需與設計變革結合起來,才有可能創造價值。回到汽車行業,燃油汽車的輕量化可以減少油耗與污染,而電動汽車的輕量化更為重要——可以緩解續航問題。盡管存在潛在的需求,但將 3D 打印應用到汽車行業還是困難重重。除了 3D 打印技術本身需要在成本、速度上進一步提高之外,設計人才、設計軟件的進化也刻不容緩。設計軟件:傳統的 CAD 軟件,大多是針對傳統制造方式設計的,像拓撲優化、晶格結構這種功能還比較難用,或根本沒用。設計人才:幾十年以來,無論是工業設計還是結構設計,都是依據傳統工藝發展出的設計理念。在傳統理念中,3D 打印的拓撲結構與晶格結構無異于“大逆不道”—— 根本加工不出來的結構,設計出來有什么意義呢? 所以說,這不僅僅是 3D 打印一個行業的事業,而是需要多個領域跨界融合,才能推動得快一些。
來源:中國3D打印網
文章來源:(知乎) 轉載免責聲明: 本網站轉載的文章,其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請在轉載有關文章時務必尊重該文章的著作權,保留本網注明的“本文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