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金屬3D打印技術制造MTS高溫拉伸夾具
魔猴君 行業資訊 2222天前
金屬3D打印技術應用的領域越來越深入,特別是在重工業。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礦山、采礦業、模具制造等等這些重工業領域都是可以有很廣泛的應用。比較成功的就是航天航空,不過我國3D打印技術發展相對較晚,在3D打印金屬這塊與國外還有不小的差距。
本期,魔猴網以高溫夾具的制造為例,介紹金屬3D打印技術在材料測試系統(MTS)中的應用。
由于一些特殊行業對材料超高溫情況下的力學性能有較高的要求,現有的拉伸試驗機夾具多由金屬材料壓力加工而成,在高溫加壓過程中會過早出現屈服失效的現象。例如,在測量IN718合金的高溫蠕變性能(700℃)時,標準鋼夾具很容易斷裂;再者,不穩定的夾具在進行性能測試時,數據的準確性和一致性也無法保證,這對于本就存在一致性風險的3D打印零件測試,更是雪上加霜。
為了準確量化性能,美國空軍技術學院(AFIT)的研究人員對MTS夾具進行了重新設計,并利用SLM技術制造,使其具有了更高的熱轉換率,減小了高溫蠕變過程中夾具的熱應力,從而降低了夾具開裂的概率。
MTS夾具優化設計
3D打印在制造具有復雜內部結構的零件方面具有優勢,這種優勢不僅可以用在隨形冷卻水路模具的制造方面,同時也可用來制造具有冷卻流道的夾具。
起初,研究人員設計了內部直徑為3mm的三回路流道,發現過通道內粉末不易清除。經過優化,改進為直徑為5mm的單回路流道,加工方向也進行了優化,減少支撐的使用。改進后的設計粉末清除方便,也為實驗測試提供了最合適的流體環境。
CFD模擬散熱
為了對比3D打印和傳統制造的MTS夾具的散熱效果,研究人員對此進行了仿真。將兩種模型零件導入ANSYS Fluent軟件,進行基于動量、能量和連續性方程額系統焓值計算,總焓值的變化即為系統的散熱效果。
散熱效果模擬
通過比較兩種模型的溫度分布情況,發現3D打印金屬的MTS夾具的焓值變化更高,是傳統工藝夾具的2.87倍,溫度分布也更為均勻。
MTS夾具制造
制造所采用的設備為Concept Laser M2 Cusing, 模型留有4mm的余量,用于補償與基板分離時的偏差,基板材料為鋼。打印采用孤島掃描策略,后處理過程包括線切割,表面磨削,以及關鍵位置的鉆孔等。
實驗測試
AFIT研究人員將SLM成形的MTS夾具安裝于22 KIP 810 MTS?,去離子水作為冷卻劑,流速為13.5mL/sec,冷卻劑溫度為22℃,夾緊壓力為6.8 MPa,拉力為1000N,蠕變溫度為700℃。在蠕變測試過程中,金屬夾具表面涂覆Aeroglaze Z306,FLIR? SC7650紅外攝像機被用于監測3D打印夾具和傳統制造夾具的熱圖像。
結果顯示,3D打印金屬成形的夾具具有更好的熱轉換效果,傳統工藝制造的夾具冷卻過程中,平均溫度為31.7℃,而3D打印的只有27.7℃。
總結
金屬3D打印隨形冷卻水路,為模具提供了更廣闊的設計空間,同時這種優勢也可應用到其他領域。AFIT研究人員利用SLM制造的IN 718 MST夾具,在高溫蠕變測試中具有很低的熱應力,降低了夾具在高溫和壓力環境下開裂的可能性。為進一步提高冷卻流道的散熱能力,設計更為復雜的螺旋流道,創造湍流環境,提高熱傳換效率,這種設計也適用于其他類似應用。
來源:中國3D打印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