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業的未來:工業級3D打印將如何施展拳腳
魔猴君 行業資訊 3677天前
福布斯在芝加哥舉辦重塑美國峰會(Reinventing America Summit),大約300位行業領袖、企業家、投資人和政策制定者匯聚一堂,討論先進制造的未來及其對美國心臟地帶的影響。這篇來自于EOS公司的客座文章闡釋了這場即將到來的革命。EOS是先進制造業的全球領袖之一。
如今,增材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也被稱為工業級3D打印)已經引發了廣泛和熱烈的討論。在當代,一種生產工藝引發熱議的情況非常罕見。
這種熱情之所以如此廣泛地傳播,是因為年輕創業者和行業巨頭們一樣,紛紛接納“增材”技術。這項技術讓零部件和產品“生長”出來,而不是(通過機器加工)“減去”原材料。
從維秘天使的翅膀,到顱骨損傷患者的顱骨板植入物,再到飛機渦輪噴氣發動機的高科技噴嘴,增材制造的應用范圍和吸引力毋庸置疑。親自使用這項技術的人能夠學會制造出獨特的東西,無論他們是工程師還是藝術家。而且,他們可以在當地服務處、家中、實驗室或者辦公場所以非常快的速度和較低的成本把東西制造出來。
這就是通過激光、電子束和其他方法實現的增材制造、工業級3D打印和所有變體將帶來巨大商業變革的原因所在!
我們迎來了重大的機遇,可以得到經過“價值工程”設計的、功能更多的產品。我們在從消費到醫療的所有市場上都看到了這一點,我們的客戶正在締造新的商業類別。
而且,這類創新可以真正地出現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從而推動國內生產和國內消費。除了發揮經濟支柱作用的可能性以外,增材制造現在還意味著在哪里銷售就在哪里生產:按照當地需求以需要的數量進行生產,徹底改變供應鏈經濟。
增材制造使更多的價值功能(人們希望產品能夠做到的事情)融入單一的部件中。這在商業和制造方面具有重大意義,我們不妨拭目以待。
部件整合是工業界30年來的夢想。所謂的部件整合,是指把一款產品的各個部件整合成數量更少、功能更多的部件和裝配件,從而降低成本、提高質量。為了執行部件整合策略,注塑塑料是最初選中的材料,那個行業正在迅猛增長。加工機械也更加努力地將一塊塊材料裁減成數量更少、更加復雜的形狀。
如今,增材制造不僅可以使用大部分的普通材料、塑料和金屬,還近乎完美地實現了那種整合。由于增材制造采用層疊方式來使產品“生長”,因此它能制造出有機的形狀,提供更多的功能和更大的價值。構思產品,在設計時遵循重力和信息存取的原理,測試產品的必要優點,然后制造出來即可。
就工業的下一代商業模式而言,增材制造改變電子倉儲和及時交貨的能力——按照需求量生產零部件,一次一個或者一次十多個——簡直令人叫絕。現在,50年舊拖拉機的一次性零部件可以更加經濟地生產出來。掃描舊零件——無需昂貴模具——然后一夜之間就使之“生長”而成!并且何不趁此機會進行優化以減少裝配人員、減輕重量呢?這就是增材制造的新效益真正開始形成的地方。
嵌入互補工作單元、遍布世界各地的增材制造,使企業可以避免龐大的資本投入、材料和庫存的堆積、遠距離的運輸、匯率的問題和對本地化的要求。如果一款成功產品應該加大產量,那就可以通過使用傳統的制造方法來擴大生產規模,而且設計方面的風險會大大降低。
另外,正如很多年輕創業者和大公司發現的那樣,增材制造/3D打印設計構成獨特的知識產權。現在,更多的人有機會從小做起,并測試他們的目標市場。
前方也有挑戰。設計師需要根據純粹的價值功能想象出形狀。這也將改變供應鏈——他們如何做好準備,弄明白新的交付周期,并制定設計策略。其中很多都已就緒。增材制造是媒介,有助于高管、工程人員和重要供應商之間實現更好的協作。
要知道,增材制造已經被用于生產航空航天和其他領域的高端零部件。其質量正日益變得穩定可靠,可以與加工、制模和鑄造的傳統生產方法相媲美。
隨著爭論的焦點轉向全球化與國內生產,增材制造就二者如何共存的問題給出了不同的答案。讓產品迎合個人口味是大勢所趨,增材制造在這方面做得很好。憑借批量定制和利用本地經濟的能力,增材制造/3D打印擁有巨大的商業和盈利空間,這一點正變得日益明顯。(福布斯中文網)
來源:中國3D打印網